市场永远在用脚投票。
6月30日,保龄宝、三元生物等天然代糖概念股股价上涨,其中率先实现低聚糖、赤藓糖醇工业化生产的保龄宝(SZ 002286)开盘即一字涨停,全球赤藓糖醇行业产量最大企业三元生物(SZ 301206)股价上涨9.86%。
(资料图)
这与6月29日晚的“阿斯巴甜争议”有关。路透社消息显示,阿斯巴甜将在7月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正式列为“对人体可能致癌”的物质,配图是健怡可乐。
“阿斯巴甜争议”还在继续,但其直接或间接的连锁反应已经开始。在无糖可乐、无糖饮料风靡的当下,“阿斯巴甜争议”还将带来哪些影响?健康意识觉醒下,无糖可乐又将何去何从?
天然代糖会不会成为下一周期的行业趋势?
阿斯巴甜不是第一次陷入争议。
6月29日,路透社发布了一则消息:“阿斯巴甜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人造甜味剂之一,下个月将被全球领先的卫生机构宣布为可能的致癌物,这将使其与食品行业和监管机构展开对抗。”随后,是热搜,国际饮料协会委员会(ICBA)的反驳,以及各路人马的发言、回应。
阿斯巴甜,是1965年美国G.D.Searle药厂在实验室中发明的一种人工甜味剂,甜度约为蔗糖的180~220倍,使用少量即可让人感到甜味,热量却比一般蔗糖少。当下,其陷入争议的理由是安全性,而在当时,它诞生的初衷是为了取代糖,让人们的生活更健康。
自1981年被获准为合法食品添加剂后,阿斯巴甜被广泛应用在食品饮料等领域,路透社配图中提到的健怡可乐,由可口可乐于1982年作为无糖可乐推出,就添加了阿斯巴甜。至今,世界上90多个国家批准使用阿斯巴甜,其中包括中国。
但同时,作为一种人工代糖,在被使用的40多年间,阿斯巴甜充满了安全性争议,比如曾被质疑可能存在神经毒性和致癌风险等。质疑、驳斥……如此循环往复,此次争议不知是又一次循环,还是终结的开始。
事实上,人工代糖中存在安全性争议的不只阿斯巴甜。比如,甜蜜素在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已被全面禁用,我国存在使用量限制。
一端是人类天性对甜的需求,一端是争议不断的人工代糖,经过种种考量后,饮料企业开始转向更安全的人工乃至天然代糖。虽然一再主张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但2015年“为了响应消费者的需求”,百事公司宣布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轻怡可乐将由三氯蔗糖取代阿斯巴甜。
持续不断的阿斯巴甜争议,在科学与消费者的声音中,其实已隐隐有了答案,且答案越来越向天然代糖靠拢。常见的天然代糖包括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罗汉果苷等,保龄宝、三元生物今日股价的上涨就与赤藓糖醇有关。
近些年来代糖使用的一大趋势是人工代糖的占比逐年降低。来自英敏特数据库对2010-2020年代糖产品全球终端消费市场的数据显示,十年间,人工代糖在全球市场的占比从91.84%下降至70.59%,天然代糖则由8.16%提升至29.41%。
无糖可乐领域,这一趋势也正在加速。其中,“老牌”可口可乐零度、百事可乐零度添加的是阿斯巴甜、安赛蜜,“新锐”元气森林可乐添加的是天然代糖赤藓糖醇。
虽然阿斯巴甜争议仍在继续,后续进展尚不明确,但确定的是,一次又一次争议消耗了消费者对阿斯巴甜的信心,也坚定了产业端向更安全代糖转向的决心。
一方面,消费者出于健康考虑,更倾向选择天然代糖。在此次争议中,有网友表达了对天然代糖的喜爱:“我现在喝的所有饮料都是天然代糖,赤藓糖醇、甜菊糖这些。”
另一方面,对饮料企业来说,原本人工代糖的优势主要在于“甜价比”,即获得单位甜度口感的价格相对很低,可以最大化地控制和压缩成本,但随着近年来消费者健康意识的觉醒、上游代糖产业的发展,他们更有动力也更有能力选择人工代糖。
从有糖、人工代糖到天然代糖,不管此次阿斯巴甜争议的结果如何,这一对用户更友善的趋势正在加速。
消费祛魅时代驱动更简单的配料表方向
每一次争议,重要的都不是结果,而是在争议过程中的信息交换。在这场阿斯巴甜争议中,有人在做科学普及,有人在表达对人工代糖的忧虑,有人在抒发对可乐的热爱……这些人在各种声音交织的舆论场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信息交换。
在《一点财经》看来,这一信息交换促成了代糖的科学普及及饮料的消费祛魅。
所谓科学普及,是了解糖,知道糖、人工代糖、天然代糖的区别,且明确“天然代糖比人工代糖更健康“。所谓饮料的消费祛魅,指的是让更多人关注代糖,关注配料表,学会看配料表,而不只是盲目地买,盲目地喝。
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中写道:“在过去,工作是决定社会地位和自我评价的主要因素,而在当下,你买什么、怎么买以及为什么买,成为别人如何看待你,以及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评价标准。”
当代社会存在无数的消费诱惑,有人可能因“国际大牌”而下单,有人可能因一两句广告语购买,有人可能经明星、网红的推荐入手。也因此,1947年爱尔广告公司的一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让钻石畅销不衰。
但这种消费很多建立在信息差的基础上,消费者对产品的真正情况其实并不那么了解。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消费争议的爆发,信息差逐渐被消除,消费逐渐迎来祛魅时刻。比如护肤品领域诞生了一批成分党,知道如何看其中的有效成分,甚至有专门的APP帮忙分析。
饮料长期以来都是一个重营销的行业,各个企业要想在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要想在行业中长盛不衰,都要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花在营销与广告上,哪怕可口可乐这样的巨头,试图以铺天盖地的广告占据消费者心智。
但阿斯巴甜等争议,以及代糖知识的科普,逐渐消弭企业与消费者间的信息差,正在实现对大品牌、大广告的祛魅。相反,越来越多消费者不被营销迷惑,知道如何看配料表:一,看整体,配料越少越干净;二,看添加剂是人工还是天然的。
6月29日,在#阿斯巴甜 致癌#话题下,新华网发起了“购买食品时看配料表吗?”的投票,截至6月30日8:53,33.67%的网友表示“必看”,46.59%的网友表示“有时会看”。有网友表示:“喜欢配料干净的食品,配料越简单越好。”
以无糖可乐为例,从配料表来看,零度可口可乐食品添加剂有10种,百事可乐有12种,元气森林有8种。同时,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代糖均为人工代糖,元气森林有更安全的人工代糖三氯蔗糖,也有天然代糖赤藓糖醇。
曾经,人们对食品饮料的评判标准更多是好吃、好喝,现在,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消费者完成消费祛魅,从看广告到看配料表,对无糖可乐等饮料的追求也从好喝到好喝又健康。
这样的消费祛魅,带来的影响的巨大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用脚投票,让多年几乎没有变化的无糖可乐朝着更好喝、更健康的方向内卷。受益的,最终仍然是消费者。
结语
阿斯巴甜争议的实质,是不同力量的交锋,一是过去与现在,一是科学研究与企业生产。问题在于,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企业生产都是在不断迭代进步的,过去的企业生产与科学验证能够经受现在的挑战吗?拥抱市场和用户需求是否更应该成为现代商业文明发展的方向?
阿斯巴甜诞生时,它或许是代糖的最优解,最经济、最安全,但现在,它还是吗?此前,更低成本的代糖或许是饮料行业的最优解,但现在,它还是吗?
在美国市场,轻怡可乐曾由三氯蔗糖取代阿斯巴甜。在当下的中国市场,消费者也在呼吁更健康的无糖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