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
(相关资料图)
2、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4、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5、译文: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
6、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想着有大雁将要飞来,想要取来弓箭将它射下来。
7、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
8、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
9、扩展资料:一、赏析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故事,说明了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一定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10、《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
11、《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
12、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13、全书分为《梁之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这七篇。
14、这段古文共有5句,有两层意思。
15、第一句是一层意思,指出弈秋这个人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
16、这句话为下文做了铺垫,因为“名师出高徒”,他的学生肯定都是高手,而且一定是高手如云。
17、第二层(第二、三句)却出现了一种很不和谐的现象:弈秋教的两个学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把弈秋所教的话完全记在心里;另一个虽然在听,心里却在想着也许就有天鹅飞来,想着要拿起弓和带丝绳的箭去把它射下来。
18、结果虽然一同学习,后一个比前一个却是远远比不上了。
19、二、出处介绍《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弟子观察孟子言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
20、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21、《孟子》有七篇十四卷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22、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
23、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2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奕。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