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千算万算,却因漏掉了一个人,导致皇位被此人篡夺 环球速讯

360kuai   2023-02-25 20:06:31


【资料图】

导读:?在中国古代,那些战功显赫的开国功臣,能得以善终者,可谓是祖坟上冒青烟,尤其是汉朝和明朝。汉高祖刘邦登基后,因畏惧手握兵权的韩信等异姓王,就通过一些列的手段,将他们一一解决了。并非所有开国皇帝都会学习汉高祖之手法,宋太祖赵匡胤在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上,就显得非常仁慈。他仅仅是收缴了武将的兵权,让他们好好地享受生活,福利、待遇都不一般,这就是所谓的"杯酒释兵权"。

周世宗柴荣志向远大,且能力也很强,奈何天妒英才,只做了几年皇帝就驾崩了。柴荣去世前,将心腹赵匡胤任命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并希望他好好辅佐年幼的柴宗训。也许是权力的诱惑,使赵匡胤忘记了对先皇柴荣许下的承诺,玩了一招"黄袍加身",逼迫小皇帝柴宗训禅位,自己登基称帝,开创了北宋政权。

此后,赵匡胤心中除了对柴荣的愧疚外,更多的是一种担心,他害怕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将纷纷效仿自己,这无疑是一种致命的威胁。为了防患于未然,宋太祖通过一段时间的苦思冥想,突然就想到了一个自认为非常完美的方法,既可以不留下枉杀功臣的骂名,也能让那些武将将大权乖乖交上来。

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等将领,全都以身体不适为由,希望皇帝可以解除自己的兵权。宋太祖相当高兴,罢免了他们的军权,让其到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赵匡胤以为,他这么做就能确保江山不被他人篡夺,只可惜他漏掉了一个人,此人就是他的亲弟弟赵光义。

?废掉其他武将后,宋太祖对弟弟赵光义愈加器重,这也是人之常情。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暴毙于宫中,而头天晚上他与弟弟赵光义二人还在喝酒,且赵匡胤本人身体一向很好,年仅49岁就去世,难免让人有所怀疑,并留下"斧声烛影"的说法。更令人意外的是,继承皇位的不是宋太祖的儿子,而是弟弟赵光义。这真是赵匡胤生前的安排吗?至今仍然没人能解开!

最新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