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供电局:服务上门,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生命线_当前快播

  2022-12-29 18:22:52


(资料图)

(徐正宽、杨泽昱)走进思南县三道水乡的“陈薯”加工厂,机器轰鸣,流水线上井然有序,工人干得热火朝天。惹人喜爱的红薯淀粉通过自动化生产设备摇身一变成了粉条、薯片、薯粉,然后送入包装车间,装料、封袋、质检……

眼下正是红薯上市时节。作为思南县红薯龙头企业,“陈薯”加工厂迎来了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刻。公司开秤,红薯上市,群众收获在望,来自全县及周边区县的红薯种植户纷纷前来售卖红薯,由于公司堆料场地有限,收购的红薯必须立即进行加工。在此期间,淀粉加工车间灯火通明,设备运转不息,用电量达到了一年之中的最高峰。

“高峰时期我们每天近200人生产,消耗淀粉原材料3.24吨,生产红薯粉饼超过30万个,包装出成品‘陈薯酸辣粉’1.6万余盒。因为我们的用电要求高,在此,特别感谢思南供电局给我们开的‘绿灯’,让我们的企业在生产高峰期运转有保障!”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万惠介绍。

为了保障佳里佳公司生产用电需要,思南县供电局主动上门,特事特办,于2021年12月31日提前3个月建成投运35千伏三道水变电站以及新建配电线路11.8公里,为“陈薯”生产加工和附近老百姓生产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同时,该局靠前服务,一方面指派客户经理与企业进行定点对接,以便及时研究制定产能扩大后的供电方案,另一方面大力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同时开辟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零”和省力、省时、省钱“三省”服务,不仅为企业办电缩减环节,节约时间,减少成本,也彻底解决了用电后顾之忧。

“我们工厂生产加工一刻都离不开电,平时遇到用电问题,一个电话他们就会飞快赶来处理,由之前的一月一巡检变成现在的一星期一巡检,服务很是周到,我们用电非常放心。”说到用电服务,公司董事长张诚满怀感激。

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享受的供电服务,只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思南电网建设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为提升农村电网供电保障能力,思南电网建设共计投入资金8.03亿元,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精准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配套项目、县级电网其他项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农网改造升级结余资金工程项目、小城镇中心村项目、低电压台区整治、三大指标提升等项目,使电网装备水平得到大力提升;重点解决了重过载、低电压、新增负荷、供电卡脖子、易地扶贫搬迁配套安置点、园区用电、农业产业园用电等问题,使思南电网装备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实现了切实飞跃。

据三道水乡周寨村村民刘开进介绍:“周寨村在脱贫出列之前仅有4台变压器,总容量仅110千伏安。有时,村民看电视都难,粮食加工需要到外村,生活很不方便。实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后,思南供电局为该村新增线路、安装变压器,为326户村民美好生活用电需求提供了坚实保障。现在用电安逸了,电饭锅随开随用,家里的电器也不再是摆设,大胆用、放心用,真是好啊!”

“思南供电局将围绕打造‘五高五强’新思南,为建设乌江中下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不断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能源电力需要。”该局党总支书记蒋煜说道。

最新资讯

猜你喜欢